還記得兩年前我初到英國的那幾天,恨不得分身成十份兒跑不同的事情:適應(yīng)時差、天氣、交通、買生活用品、警局注冊、銀行開戶…還要去學(xué)校注冊、領(lǐng)BRP、注冊GP…而其中很多時候,要通過打電話解決很多事情。
沒辦法,誰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,打電話是辦理各種業(yè)務(wù)的高效途徑呢。
說實話,那個時候我不一點兒不慌與人面對面的溝通,因為面對面的時候可以瞎比劃,實在不行還能現(xiàn)場谷歌翻譯,總能明白對方在說什么。我最慌、最頭大、最崩潰的事情是:打電話!!
是的,剛來英國打電話的時候,通常是撥通電話一臉緊張凝重,焦慮等待接通,接通的一瞬間甚至?xí)碎_場白怎么說。我又抱著不愿麻煩人太久、生怕我描述不清楚問題對方會不耐煩的心態(tài),說話語速不由得越來越快,心也越來越慌。
等我描述完我的問題,通常得到的回答是:"#$%^")&@4!@)27(£@@£%#~¥+€~\]?!,is that okay?"
Excuse me???
幾輪下來,打電話成了我的夢魘。我無法忍受打電話時候結(jié)結(jié)巴巴、聽不懂對方又快又含糊英音的自己。索性就逃避,盡量避免一切需要打電話的方式。
兩年以后,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一些服務(wù)人員,聽他們在接打電話時候的說辭和語氣,我覺得自己當(dāng)時聽不懂電話,實在是太正常了!當(dāng)然,這是后話了。
很多當(dāng)時一起上學(xué)的英語很好的同學(xué)都一起討論過,英語底子再好的人(雅思總分7.5)剛來英國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(yīng)他們的英音。他們說的英語彷佛和平時學(xué)的英語和考雅思時候的聽力完全是兩種語言,(比如英國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but幾乎都會發(fā)成類似于「bot」)
(圖源自網(wǎng)絡(luò),侵刪)
加上語速飛快,確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(yīng),聽不懂電話太正常了。
其次,電話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,也沒法通過其他肢體語言來溝通,本身對于非母語者就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而且,這些接電話的服務(wù)從業(yè)者,都接受過專業(yè)的電話訓(xùn)練,語氣都是固定的,語速也會飛快,再碰上一些帶口音的(巴克萊銀行客服常年印度口音客服),聽得人簡直分分鐘想撂電話。
再者,打電話時候仿真信號雜音和電流聲會使得人聲會進一步失真,清晰度上差了太多。
所以,聽不懂打電話太正常了,而且一點都不可恥!!
所以,怎么樣才能打一個高效,有風(fēng)度的完美電話?
首先,不要害怕?。?!
面對服務(wù)業(yè)的客服電話,碰到語速特別快的,請大膽叫他放慢語速!「I’m sorry,could you please slow down a bit?I don’t quite follow you.」
說到關(guān)鍵信息的時候,請大膽復(fù)述他說的關(guān)鍵信息:「Please let me clarify,do you mean I should xxxxxx and xxxxxx.Is that correct?」
碰到實在聽不懂的關(guān)鍵詞、人名地名,請大膽叫他拼讀出來。但是注意,他們拼讀字母的習(xí)慣和我們略有不同,為了避免混淆字母,他們會自己組詞比如「J for Jack,G for giraffe,A for Apple,B for boy」,聽的時候知道他在組詞幫你不要混淆字母就好,和什么杰克長頸鹿蘋果統(tǒng)統(tǒng)沒有關(guān)系。
注意電話禮節(jié)。由于文化差異,我們在國內(nèi)打電話有的時候會直來直去,但在英國,他們會有一些廢話就是為了顯得禮貌。注重電話禮節(jié)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,在解釋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加耐心細致。
所謂電話禮節(jié),也不需要太多客套,基本上就是「may I」「Could you please」「that’s brilliant,cheers」這些用詞。
最后,該懟就要懟!
碰到電話里的人互相踢皮球不解決問題,用客服語氣哄人,甚至態(tài)度不好的時候,不要忍氣吞聲,直接說出你的不滿和想法!這個時候,語氣一定要堅定,不容置疑,陳述你的想法,說出你的要求。如果未果,也可以直接說「I’m so disappointed to hear this.I’ll consider starting the complaint procedure.」說明你會啟動投訴程序。大多數(shù)客服到達這一步的時候還是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(jié)果。
當(dāng)然啦,想要克服打電話的終極解決方法還是聽聽聽,說說說。不要怕打電話,在打電話中不斷通關(guān)升級。等有一天打電話打到日臻純熟的境界,面對面的交流,聽說就更不是問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