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件事:錢。不是隨口說“大概十萬”,而是要一筆筆算清楚。語言學校一年學費七十萬日元,房租在東京每月八萬起步,水電網手機再加兩萬,吃飯省著吃也要三萬。還沒算機票、教材、保險。先把存款證明開出來,存折里得躺著二十萬人民幣,否則簽證官連看都不看你。
第二件事:日語。別幻想“到了再學”??急究埔?EJU,考大學院要 N1,連打工面試都要自我介紹。報了語言學校也別松勁,每天四小時課堂不夠,晚上得再背五十音、練聽力,否則三個月后你就會發(fā)現課聽不懂、工打不了,只能跟中國留學生抱團哭。
第三件事:研究計劃書。聽起來像論文,其實就是“未來兩年你要干嘛”。別套模板,也別抄百度。先把自己想研究的題目縮到一行字,再去找日本教授的最新論文,把他的觀點挑出來反駁或延伸,寫成 A4 紙兩頁。寫完后讓日語老師改三遍,再讓專業(yè)老師改三遍,最后才是一份能打動教授的計劃書。
第四件事:時間線。語言學校四月生、十月生各一批,提前一年就要開始跑材料:畢業(yè)證明、成績單、護照、照片、戶口本、親屬公證。每份材料有效期只有三個月,錯過就得重來。最怕的是護照快過期,派出所告訴你“舊證作廢,新證兩周”,結果學校截止日就在眼前。
第五件事:心理落差。動漫里的櫻花和現實的通勤地獄是兩回事。冬天沒暖氣,夏天沒空調,便利店夜班站到凌晨四點,客人還嫌你日語口音重。想家時只能對著微信語音哭,第二天還得爬起床去上課。先問自己:真的愿意為了一紙文憑吃這些苦嗎?如果答案是“愿意”,那就把上面四件事一件件做完,再帶著行李箱去成田機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