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博士申請來說,和教授套磁很重要,很多同學想著給教授發(fā)郵件推薦一下自己但大部分時候卻很難收到教授的回信,那么該如何套磁才能獲得教授的青睞呢?
申請流程
在國外,教授不是完全決定是否錄取你的人,博士生招生最終還是要通過ADMISSION OFFICE來決定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教授們會直接用垃圾郵件模式屏蔽掉你的郵件。因為在你申請之前,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沒有特別大的實際意義。所以大家還是在正常的遞交申請后,再與教授取得相關的聯(lián)系比較好。
查閱時間
時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武器,很多同學都會忽視掉這一點。一般教授們會在早上7點到8:30(到達辦公室的時間)或者晚上7點到8點(下班的時間)這個時間來檢查自己的郵件。選擇在這個時間段發(fā)送郵件,被注意到的概率會大大的增加。同時,如果那個教授你非常的向往,一封沒有得到回復,建議你可以在一周后再次發(fā)送。
錄取意義
錄取一個學生對于教授來講是一個終身的承諾。對于教授而言,一旦他給到了你錄取那就意味他將會與你存在聯(lián)系,教授會花很多時間來指導你,把你從不知道如何做研究變成一個可以獨立研究的人,當你需要找工作的時候,他則需要幫你寫推介信。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,具有深遠的影響。
研究能力
其實,在你選擇給哪個教授發(fā)郵件的時候,很多老師也會選擇回復哪些學生會比較好。在教授心里,學生一般會被分為這兩類,一類是,和教授的研究領域毫無關聯(lián)(可以詳細闡述自己的研究意愿展現自己研究能力的除外)卻想著可以和教授一起共事,另一類是,和教授的研究鍥合度比較高,而且在這一領域有相關的科研經歷。
只有當教授認為你的研究背景非常吻合時,教授才會給你回復。這里的吻合不僅僅指同一領域的成績,而是你已經通過自己所做的科學研究,證明了自己可以參與教授的研究。論文,專利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證明。
內容表達
就像我上面提到的,選擇是相互的,所以你不僅需要向他們解釋你為什么要和他們一起工作,而且還要解釋為什么他們要和你一起工作。 你需要用精煉的語言,對重要的地方進行詳細的說明而不只是在附件中添加你的簡歷, 表明你已經充分理解了他們的工作,明確的知道想和他們一起做哪些方面的研究。
